首页 > 通讯 > > 正文

机器之间如何实现对话?万物怎样实现联系?

2021-11-29 11:25:33    来源:人民邮电报

走进酒店,自助办理入住手续;回到家里,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电;出门办事,无人驾驶车辆自动送你到达目的地……这些以前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未来场景”,已经或即将变为现实。

万物互联的场景中,机器之间如何实现对话?万物怎样实现联系?指令如何下达、接收和执行?这就要用到标识解析体系——支撑工业万物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

标识体系是万物互联的枢纽

消费互联网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业互联网能够让物与人、物与物展开对话,实现人、机、物互联,特别是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由于物的数量庞大,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一张有别于消费互联网,以万物互联为核心的巨大网络。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就是帮助这张巨大网络实现实体和虚拟对象的定位、连接和对话的新型基础设施。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可以类比于传统互联网中的域名解析系统(DNS)。在互联网中,DNS负责域名与IP的映射解析,用户输入网址就可以看到想看的内容,这背后就是DNS域名服务器在发挥作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同样需要一套能够满足“万物互联”的标识解析体系。标识解析体系通过为企业每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等赋予唯一的“身份证”,并通过解析系统,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帮助制造业企业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孤岛难题,逐步形成工业制造的“www.”世界,让从业者和消费者可以在线定制产品、管理生产。可以说,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互联网的“中枢神经”,是实现工业全要素、各环节信息互通的关键枢纽,是工业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

标识解析体系为全球制造业发展和工业互联网普及提供关键资源和基础服务,以及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全球信息互联互通能力。一方面,标识解析体系可以打通产品、机器、车间、工厂等全要素,实现底层标识数据规模化采集、信息系统间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利用标识可以打通企业设计、制造、物流、销售、售后等全生命周期,实现真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标识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近年来,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专题会议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王鹏介绍了相关情况。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初见规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各级节点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是全面互联下信息查询的入口,承载了工业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获取及数据交互。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个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已近3年,南京、贵阳两个灾备节点正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东西南北中”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基于标识的融合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加快全国布局,Handle、OID根节点国际互通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已经上线二级节点158个,覆盖了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是融合创新应用日益活跃。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工业企业近4万家,累计注册量近600亿,覆盖了30个国民经济大类,尤其是今年以来,服务企业新增了近3万家,解析量新增6000万,主动标识载体部署也超过了300万枚,已经率先在热计量表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商用。面向消费端,国家顶级节点与支付宝、微信等多款APP以及物联网设备支付终端和标识解读设备等终端打通连接入口,应用进一步丰富,前景更加广阔。

三是标识管理体系逐步构建。去年12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标志着工业互联网行业监管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6月1日,《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审批系统上线开通。近期工信部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放了国家顶级节点和VAA注册管理机构服务许可证,目前正在加快推进Handle、OID等根节点运行机构和标识注册管理机构的许可审批。各地通信管理局也正在加快推进标识服务机构,即二级节点的许可管理,标识产业发展已逐步规范。

“十四五”期间,工业互联网将从探索起步阶段逐步进入产业深耕、赋能发展的新阶段,王鹏表示,工信部将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关于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的任务部署,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增强行动,不断完善标识解析设施体系、应用体系和管理体系。

在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上重点发力

“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企业的应用,无论广度还是深度还远远不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开门见山。

让每台机器、每个产品都有一张特殊的“身份证”。自从2018年我国布局五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后,全国标识注册量已突破598亿,涌现了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示范应用案例。

浪潮工业互联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松涛介绍,通过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济南)打通,让济南浪潮服务器智能工厂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升级为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产品交付周期缩短70%,人员减少75%,效率提升60%。

“未来,真正的竞争是在供应链之间,而不仅是公司之间的竞争。”李培根认为,透明可视的数字供应链,有望降低设计和工程成本10%至30%,缩短产品20%至50%的市场投放时间,供应链管理成本降低80%,以及减少20%至50%的库存持有成本。

以采购为例,“可见成本”包括原材料、运输成本、验收成本、仓储成本等,“隐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缺货成本、库存积压成本、现场故障成本、计划外停工成本等。

李培根说,数字化供应链的根本目标是平衡“可见成本”和“隐性成本”。因此,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要在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上重点发力。(杨赞)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Facebook改名原因是什么 Facebook改名为什么改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话题

热点推荐

头条